有眼不识荆山玉下一句
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俗语中蕴丰富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生活中常见的十个俗语的原始含义,揭示它们背后的故事。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儿时听到此语,常感惊讶。原来,这句话出自“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味着一个女人无论嫁给何种境遇的人,都要随其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句话逐渐演变为更为接地气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曾有人认为这句话在理论上有些不通。背后的故事是,“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原意是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在流传过程中,这句话逐渐演变为“皮匠”。
3、有眼不识金镶玉
很多人可能只关注到金镶玉的贵重,却忽略了其背后的故事。“有眼不识金镶玉”原话其实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山玉即是和氏璧的前身。这个俗语背后蕴一个凄婉的故事。
4、不到黄河心不死
曾有人为情所困,远赴黄河寻求解脱。“不到黄河心不死”其实是出自乌江而非黄河。乌江是项羽自刎之地,这句话意味着只有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困境,才能真正死心。
5、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这句俗语曾是人们对狠心父母的批评。这句话其实是方言中的“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意为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因为某些方言的误会,才形成了现在的说法。
6、狗屁不通
上学时,老师常用此词批评文章不通顺。其实,“狗屁不通”原是“狗皮不通”,指的是狗的表皮没有汗腺,无法散热的特性。后来以屁来喻指不通顺的内容。
7、无毒不丈夫
对于“无毒不丈夫”与“最毒妇人心”的对比,常令人好奇。实际上,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强调的是君子应有的胸怀和度量。而“无毒不丈夫”其实是误解。
8、蛋
虽然这个词形象生动,但背后的含义却鲜为人知。“蛋”其实是“忘八端”的讹传。古代“八端”指的是做人的根本,忘记了这“八端”就是忘了根本。流传到民间时,因误解而传成了“蛋”。
9、无奸不商
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事件让人们感叹“无奸不商”。这句话最初是“无尖不商”,指的是古时候商人卖谷米时,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以赢得顾客的信任。后来因误解而传成了“无奸不商”。
10、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很多人可能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这里的“小人”指的是家仆或体力劳动者,“女子”指的是妻妾。这句话是孔子对家庭关系中夫妻、主仆之间相处之道的阐述,而非泛指所有女性和奸诈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