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所有者权益和权益总额的区别,别再傻傻分不清啦!
好的,我们来捋一捋“所有者权益”和“权益总额”这两个概念,让它们不再混淆。
简单来说,所有者权益和权益总额在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同一个意思,都代表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那部分剩余权益。它们都是企业账面上“家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看:
1. 所有者权益 (Owner's Equity):这个术语更侧重于从所有者(股东)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企业净资产中归属于所有者的那部分价值。它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它是企业创立以来,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以及通过经营积累下来未分配给股东的利润总和。
2. 权益总额 (Total Equity):这个术语则更偏向于一个会计报表上的总计概念。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总计减去负债总计后得到的结果,就叫做权益总额。这个总额自然就是由所有者权益构成的,也可能包含一些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报表中)。所以,权益总额本质上就是所有者权益加上少数股东权益的总和。但在非合并报表或单列主体报表中,两者通常数值是相等的。
关键区别与联系:主要的区别在于表述角度和包含范围。所有者权益更强调“所有者”的归属,而权益总额是报表上的一个总计性指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谈论企业的“权益”时,无论是说所有者权益还是权益总额,指的都是同一个核心概念——净资产,即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净值。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傻傻分不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