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性质差异的意思
昨日穿短袖,今日披棉衣,季节转换令人费解。为何北方夏秋季节的转换如此迅猛?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为我们解读这一现象。
北京市气候中心首席专家王冀表示,气温起伏大的原因与冷空气活动及太阳辐射有关。每年秋分后,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高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显著减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大规模的冷气团。由于陆地比热容较小,降温格外迅速,高纬度冷空气在亚欧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形成亚洲高压。随着太阳辐一步减少、温度降低,亚洲高压势力不断增强。
王冀进一步解释,我国地处亚欧和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华北和东北等地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随着副热带高压开始南撤、暖湿气流减弱,我国上述地区便会迅速由夏入秋。
虽然我国东部地区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但南方地区夏秋季节的转换并不像北方一样迅速强烈。今年10月2日,气象台发布今年下半年首个寒潮预警,多地气温开始“大跳水”。王冀分析,这是由于每年10月上旬,我国南方地区总会迎来突如其来的冷空气,引发大风、急剧降温天气。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幅度与前期基础气温有关。
王冀还指出,全球变暖对气候产生了影响,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的气温都会均匀升高。反而,有的地区出现极端高温,有的地区则出现极端低温。随着全球变暖影响的不断显现,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也愈加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