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作总结500字
本报记者 张琳琳
【卓越技艺之光】
李杰,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中的一位卓越电焊工。在焊接岗位上已度过15年有余,积累了27项专利的辉煌成果,以及众多的应用推广与难题解决,包括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和辽宁工匠等众多荣誉。
在辽河油田分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的实训车间内,李杰(见图,本报记者张琳琳摄)身着阻燃服,佩戴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右手焊枪,向新员工细致地传授着焊接的要领。“焊接时务必集中注意力,手、眼、腰、脚的协调至关重要,避免任何误差。”他这样强调。
自2009年从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李杰就加入了辽河油田总机械厂车间成为一名电焊工。他坚持每天的技能训练,为的是加强手腕的稳定性。之后在三年后他成功入职辽河油田分公司。
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技能竞赛中,李杰都屡次创造佳绩,成为辽河油田分公司内备受瞩目的技能专家。
2017年,李杰被委任为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全自动焊接技术总监。在严寒的东北平原上,他长时间坚持工作,最终成功调试出合适的焊接参数,不仅提前完成了任务,还创造了单机组日、月焊接的高效纪录。
面对严寒天气对焊接的影响,李杰研发了“小坡口大电流快速焊”工艺,不仅确保了焊接时的温度要求,还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到了2024年,李杰再次带领团队参与了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他们创造了全线最高的日、月焊接纪录,助力项目部提前完成了任务。
他主导的“超大口径高强钢管线连头自动焊工艺研究与应用”等多项课题不仅获得了技术创新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更填补了公司在全自动焊接施工领域的多项空白。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不懈的钻研,李杰已经掌握了30多种焊接技术。他认为技术的突破不仅需要熟练度,更需要深入研究与创新。因此他带领团队总结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施工工艺并获得了众多专利和推广成果。
为了传承技艺并推动创新,李杰利用自己的工作室平台开展了“拜师学艺、一师带多徒”的活动。多年来他培养了众多高级技师和技师,并多次徒弟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他还累计培训了4000余名焊工并成功为30多个重点项目输送了2000余名合格焊工。
《光明日报》 (2025年05月18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