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自己作文800字


“今日又有哪些媒体前来采访?”王老师的话语中透露出了一丝忙碌。上午的课堂尚未开始,但电话铃声已经响个不停,大多数都是因为张潇冉同学的一篇名为《旧轨还乡》的作文。

“火车的轨迹从南方的柔和转向北方的辽阔。”文章中的文字仿佛带着读者穿越时空,进入了一个充满回忆的旅程。“铁轨上的锈迹,如同记忆中的虚线;故乡的影子,犹如底片上的残影。”这些深情的描述,让无数读者感同身受。

王老师在个人的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这篇文章,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出自杭州丁兰实验中学初三年级的张潇冉同学之手,竟是她的寒假作业。一时间,“这篇作文听者动容”、“女孩的思乡之情触动人心”等话题在互联网上热议不已,视频收获了大量的点赞和评论。

这并非王老师及其学生首次受到媒体关注。从2019年开始,他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优秀表现就已为他积累了超过1400万粉丝。

那么,《旧轨还乡》究竟写了什么?又是什么触动了这么多人的心呢?

视频加载中……

“听者落泪”的作文,源于张潇冉寒假返乡的真实经历。《旧轨还乡》不仅仅是一篇作文,更是一段情感的流露。张潇冉表示,她从未想过会引起如此多的共鸣和讨论。

张潇冉平时热爱写作,虽然语文成绩并非特别突出,但她对文字有着独特的理解。她出生在杭州,但内心深处,她依然怀念着那个有着草原的地方。《旧轨还乡》便是她真实情感的写照。

文章中描述的,是她与一对爷孙在火车上的互动。那对爷孙的故事触动了张潇冉,她也记录了下来,作为她的寒假作业。“我真的经历过这些。”张潇冉对王老师说。正是这种真实,打动了王老师,也触动了无数网友的心。

王老师从事语文教育多年,他一眼就能看出作文中的“水分”。但他告诉大家,《旧轨还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真实。“爷爷为了孙子蜷缩在卧铺尾部,孙子掀开窗帘看外面,尤其是爷爷因为一句‘孩子爱吃’就买下乘务员的商品,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动。”

于是,王老师在课上请张潇冉分享了这篇文章,希望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这份真挚的情感。文章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后,迅速引发了网友们的共鸣,许多人都留下了真挚的评论:“句句不提思乡,句句都是思乡之情”、“写得太真实了”、“听哭了,我想起了我的故乡”等等。

在王老师看来,真实的记录胜过一切华丽的辞藻和巧妙的比喻。他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我会让大家写周围同学的外貌、写喝一杯奶茶的感受,这些点滴记录的内容会成为他们以后写作的素材。”

对于这种方式是否有效,张潇冉的同班同学章秋涵表示:“多写确实有用,考试时就不会没东西写了。”而王老师的语文课也充满了活力,完成作业好还可以兑换“绿卡”,借书看等奖励。

语文,其实是一门很动人的学科。《旧轨还乡》不仅是张潇冉的成长记录,也是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而这份感悟,正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应该珍视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