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大班教案简单


教学概要

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具体为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91-92页内容及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了解钟面结构,认识时针和分针;

2.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掌握整时的概念,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时间的运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从而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安排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钟面,能准确区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认整时。

难点:理解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掌握时间的合理分配。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学生自备的小钟表或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猜谜语游戏:老师为学生们出一个谜语,如“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让学生们猜猜是什么物品。

2. 展示多样的钟表:老师展示各种漂亮的钟表,让学生们欣赏并了解钟表的作用。

3. 引出课题:《认识钟表》。

二、借助模型,认识钟面

1. 感知钟面:请学生们拿出自己的小钟表或钟面模型,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2. 动手操作与交流:让学生们动手拨动钟面模型上的时针和分针,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3. 汇报评价:请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操作经验。老师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评价。

4. 认识时针和分针:在数学中,又长又细的针叫做分针,又短又粗的针叫做时针。老师可以拿出钟面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们认识两针的区别。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模型上找到这两根针。

三、探索新知,认识整时

1. 认识整时的概念:通过观看课件或老师展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们理解整时的概念并学会看整时的时间。例如,小明刷牙的时间是几点,是怎么看出来的等。

2. 动手操作与表达:请学生们在钟面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整时时间,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拨的时间是在做什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理解虽然都是整时时间,但因为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如上午或晚上),所以做的事情可能不同。

3. 游戏巩固:进行快速抢答游戏,加深学生对整时时间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结合书上的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如连线题、补上时针或分针的题目等。

四、课堂小结与质疑问难环节

1. 课堂小结:请学生们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同时可以提醒学生们时间就像小马车一样向前奔跑,我们要做时间的小主人合理安排时间。

2. 质疑问难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课堂上没有听懂或不明白的问题向老师或同学提问共同解决。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等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与结束语

1. 作业布置:请学生们回家后用自己的小钟表或手表记录一天中重要的事件和时间并在第二天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和时间管理方法等经验共同学习和进步!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家庭实践例如在家中设立时间规划表并遵守以养成良好习惯等。同时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如补上时针或分针的题目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2. 结束语:一节课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学会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一个更加优秀更加出色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