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吃食物要注意什么
春秋时节,阴阳交错之间
在古籍《春秋繁露》中有一篇关于“阴阳出入上下篇”的记载,它提及春分之际,是阴阳相互平衡的时刻,因此昼夜均等,寒暑调和。
对于经常关注徐大夫科普的读者来说,这个观点想必并不陌生。实际上,这本古籍对另一个节气也有着类似的描述,那就是秋分。
春分和秋分,都是阴阳平衡的日子。春分代表春季的正中,秋分则是秋季的顶峰;在这两个节气中,自然界的昼夜时间也是相等的。
春分和秋分都象征着“各半”的日子。不仅是阴阳各半,也是季节各半,甚至是昼夜各半的体现。
虽然都是“各半”的日子,但相比之下,春分时人们感受到的气温明显更为温暖。这是因为春分时,经过一冬的积累,气血相对充足,正是生机、蓄力生长的时期。
近期的诊室中,多位患者询问了关于春季养生的饮食问题。比如是否可以吃山楂、醋或醋泡姜等。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白春日养生的两大原则:一是生活起居要避免寒冷,二是饮食要减少酸味、增加甘味并适当使用辛味食物。
在避寒方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生活起居要避免寒冷的侵袭,二是饮食上要避免食用冰冷的食物。因为寒冷的性质容易导致气血凝滞不畅,不利于气血的舒展。
春季的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近来北京的温度波动较大,让人仿历了四季的变化。这其实是春日自然界阴阳震荡变化的正常规律,也常被称为“倒春寒”。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在保暖方面,要注意“春捂”,尤其是腰以下部位的保暖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注意防风,避免长时间在过堂风中逗留,最外层的衣物应具有防风功能。
除了防寒保暖外,饮食上也要避免生冷食物。春季气血要求舒展,容易感觉燥热。此时贪凉或吃去并不是明智之举。
春日饮食的原则是减酸、增甘、适辛。肝气旺盛的春季最容易损伤脾胃。增甘即多吃山、莲子、芋头、谷物等甘味食物来强壮脾胃。但要注意甘味食物也不宜过多食用以免助长湿气。
减酸是春日饮食的重点。像前面提到的患者所问的那样山楂、醋、醋泡姜等酸味食物都应减少摄入。因为酸味具有收敛作用常食酸味食物会导致气血收敛闭塞不利于春日养生的要求。
适辛指的是食用具有辛香味道的食物如香菜、香椿、芹菜等这有助于气机舒畅。但“适”并非越多越好而是比平时略多一点即可。过量的辛味会损伤津液导致阴阳失衡。
在春分这个阳气展露的时节让我们注意起居避寒饮食忌冷保护好我们的健康之火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总的来说春季养生要注重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让我们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