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请假是职场大忌吗


面对职场困扰,摆脱“职场心理障碍”

半月谈评论员 张晓海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工作状态有些压抑,其实这可能源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心理障碍。随着职场新人的不断增加,这种被称为“职场心理障碍”的现象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心理状态虽普遍存在,但却常被忽视,正逐渐成为影响现代职场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职场心理障碍”可能无处不在

一些年轻人在进入新的工作环境后,常常会不自觉地产生不安、焦虑甚至自卑的情绪。他们可能因为害怕他人的评价而羞于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甚至对于一些小错误也会过分自责。比如,不好意思请假、羞于在上发言、不敢主动与同事打招呼等。这些给职场生活带来无形的压力,就是所谓的“职场心理障碍”。

受此心理影响的职场人常常因缺乏自信而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心理状态会导致个体产生沮丧、自卑、自我怀疑、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消耗个体的精力,有时甚至会成为生活中的负担,使人失去活力。

不少职场人自述深受其害,纷纷表示自己患上了“职场心理障碍”。有的因为拒绝不合理要求而感到羞耻,每天忙于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有的因为担心涨薪而羞愧,工作多年工资未涨;还有的因为不敢按时下班而每天坚持到最后。还有人因报销流程、公开发言等感到羞耻不已。在一次关于“职场心理障碍”的调查中,超过一万名受访者表示每次请假都会感到焦虑,而近七则认为这种感觉取决于职场的氛围和领导的态度。

自卑感与职场心理障碍的纠缠

那么,为何像带薪休假、加班调休等正常的权益诉求会让人感到羞耻呢?这背后实则是自卑感和内心的妥协在起作用。即个体在维护个人边界感时做出的让步。如何确认自己的价值,如何在保持个人边界与适应职场之间找到平衡,是许多职场人需要面对的难题。

“职场心理障碍”是现代人社交焦虑的体现之一。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为何会陷入这种心理状态呢?社会学者分析认为,缺乏经验和职业技能的不安、对工作的高期望值以及遭遇挫折时的脆弱性,都是导致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高敏感的新人对领导和同事的评价过于在意,往往压抑自己的需求。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认同感的个体,容易忽视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合理诉求。

挣脱束缚,释放真我

要摆脱“职场心理障碍”的束缚,关键在于调整心态和状态。不要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和看法,要学会降低对别人的期望和要求。不能把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完全寄托在他人的认可和赞美上。不能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要改掉潜意识中的自我否定,坚信自己配得上高期许。要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自信心。

要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并在工作中发挥出来。职场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的挑战和机遇。放下紧张情绪,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实现自己的目标上这样才能更容易获得价值感。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缓解职场压力

与同事和上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大方、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分享感受可以减轻焦虑和压力。同时合作完成任务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如果感到无法克服“职场心理障碍”所带来的困扰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与有经验的同事交流获得实用的建议和支持。

学会拒绝 捍卫职业底线

在职场中学会勇敢拒绝是必修课。当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要敢于说“不”并坚守自己的底线避免被拿捏。付出应有的努力争取应得的权益这样才能在职场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成就感成为真正自在的职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