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下一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商朝时期,有一位名为中潏(读作ju)的大将,他驻守在西垂,守护着国境的西端。

飞廉是中潏之子,恶来则是飞廉之子。飞廉以奔跑的速度著称,恶来则以勇猛的力量闻名,父子二人都是商纣王帝辛的肱骨之臣。

后来,周武王伐纣,恶来被武王所处死,飞廉也撞棺身亡。

秦非子(约公元前 900 年 - 公元前 858 年在位)是恶来的五世孙,特别精于养马。他在秦池(今张家川县城南一带)为王室养马,周孝王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封他到秦地(即今甘肃天水一带)做了国君,号称秦嬴。就这样,秦非子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秦国的开国君主。

天水,位于今甘肃省东南部,紧邻关中平原,曾名上邽、成纪、秦州,相传是伏羲和女娲的诞生地,有“羲皇故里”之称。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就是在这里创推八卦、教人结网、从事渔猎畜牧的。直至今日,在每年的农历5月13日,天水都要举办伏羲文化节。

说起天水,这里最著名的古迹莫过于麦积山石窟了,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石窟以精湛优美的泥塑著称于世,像一座宏大的泥塑艺术陈列馆。虽说这些泥塑没有经过窑烧,但它们却能够经受风雨的考验,千百年来不朽烂、不龟裂,其坚硬程度宛如陶瓷,而且表面油光发亮,堪称世界雕塑史上的创新之作。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与其他石窟严肃的宗教风格不同,麦积山石窟有着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和浓郁的生活情调:第44窟造像神态优雅美丽,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第123窟内的童男童女身上戴着一对“长命圈”,这便是陕甘地区农村生活习俗的生动写照。

麦积山石窟

酒过三巡,高渐离轻敲筑弦,荆轲放声高歌,声嘶力竭,尽显豪情。

此时的燕太子丹,正筹谋着密灭强秦。他思量再三,拟定一计:让荆轲奉上燕国地图,藏剑其中,假意归顺秦王,伺机刺杀秦始皇。

荆轲临行之日,太子及亲信皆身着白衣白帽,肃然送别。

途经易水河畔,高渐离抚筑而歌,荆轲和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凉婉转。

送行者目露悲愤,仰天长啸,发冠皆竖。

这就是"悲歌击筑"的典故。"击"意为弹奏,"筑"即高渐离所弹拨的弦乐,形似古筝,十三弦,空心圆肩,用竹尺敲击,声调悲壮。"悲歌击筑",形容侠肝义士的英雄气概,常用来渲染悲壮的气氛。

荆轲唱毕,头也不回,毅然登车而去。

众人无不泪眼婆娑,感慨万千。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载:"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征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战国策燕策》亦云:"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荆轲携燕督亢地图及樊於期首级,踏上刺秦之路。

至秦国,秦王召荆轲于殿廷。荆轲献上燕督亢地图,图穷匕见。

荆轲刺杀秦王未遂,反被秦廷卫士击毙。

高渐离闻讯,悲痛欲绝,誓为好友报仇。

公元前226年,秦国攻燕,燕王喜逃往辽东。为求保全,他竟弑杀亲子太子丹,献其首级讨好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六国覆灭,嬴政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秦王闻高渐离筑艺超群,宽赦其罪,召入宫中击筑。然秦王疑心颇重,命人熏瞎高渐离双眼。

高渐离暗中在筑中灌入铅块。

一次秦王沉醉筑声,高渐离骤然掷筑向秦王投掷。因双眼失明,未曾命中,反被秦王所杀。

从此,秦始皇再不敢亲近昔日东方六国遗民。

高渐离易水击筑千余年后的一夜,一位中年男子登上南郑城西北的高兴亭。

南宋末年,金军铁骑入寇中原,北宋京都汴梁失守,北宋王朝遭遇"靖康之耻"的国难。

登上高兴亭者,乃四十八岁爱国词人陆游,时任南郑官职。

萧瑟秋风中,号角声声,报平安的烽火映亮了高兴亭。

眼前的美景:“明月”、“暮云”、“烟柳”、“池馆”……高兴亭的对面,正是被金人占据的长山。

月明星稀,南山清晰可见。望着南山,悲愤之情油然而生。遂即席赋词《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在高兴亭中,陆游击筑高歌,将酒洒向国土,感慨万千:有谁能像这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霸凌桥边这如烟的翠柳、还有曲江池畔这美丽的楼台,你们就便等着,看我军收复失土,胜利归来吧!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